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據了解,目前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超6億,幾乎占到中國總人口數量的50%,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前面。
青少年近視的起因除了眾所周知的遺傳基因、不良的讀書習慣、用眼過度等因素以外,據有關部門調查發現,不良的教室照明環境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良好的教室照明環境應滿足以下標準要求:
1.照度
照度是單位面積內所受接收到的光通量,同一照面射面,照度越高越容易看清物體,但也不是越高越好。GB7793-2010《中小學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規定:教室桌面上的維持平均照度值不應低于300lx,其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7;教室黑板應設局部照明燈,其維持平均照度不應低于500lx,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8。研究表明適合學習的照度在300~1000LX區間。
2.色溫
就中小學教室照明而言,5000K左右的中色溫教室照明燈光為宜,光線對眼睛的刺激較小,有利于調動學習情緒。GB7793-2010《中小學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規定教室宜采用3300K-5500K色溫的光源。
3.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通俗地講就是以自然光(或標準光源)為參考基準,在人工照明環境中對物體色彩的還原度。顏色與在自然光下越接近顯色指數越高,視覺效果肯定越好。GB7793-2010《中小學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規定教室光源顯色指數不宜小于80。
4.炫光
產生眩光的原因包括亮度過高、分布不均勻和直射。GB7793-2010《中小學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規定教室的統一眩光值不宜高于19。
5.頻閃
光頻閃指的是因亮度或光譜分布隨時間的變化造成的視覺和非視覺影響,燈具光輸出不穩定的現象。光頻閃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學生的眼睛為了適應燈具頻率變化,需要不斷地進行自主調節,持續長時間就會讓眼睛產生極度疲勞;還會引起偏頭痛或嚴重的頭痛常伴惡心、視覺紊亂等。
6.藍光
藍光危害是指光線中400-500nm藍色波段在亮度過高時,引起的眼睛緊張、疲勞,長時間照射可能對視網膜造成損傷。根據相關國標和國際標準,藍光危害分為無危險、低危險(1類)、中危險(2類)和高危險(3類)四個等級,由于藍光危害在亮度較高的時候才存在,因此,對于亮度小于10,000cd/m2的燈具可以視為無危害等級,無需檢測。做好中小學教室照明改造工作,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符合標準的照明環境,對保護學生視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各地及相關單位也紛紛修改有關教室照明的規范要求和標準或制定新標準。
《中小學幼兒園教室照明驗收管理規范》
6月4日,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室照明驗收管理規范》在南京出爐。
《驗收規范》正文包括七個章節和三個附錄,針對中小學幼兒園的普通教室、圖書館、報告廳、實驗室及專用教室等學習空間,不僅明確了照明現場的關鍵性能指標,也從學校實施角度詳細規定了分層驗收流程、可視化設計要求、場景安裝要求。在附錄中還提供了工作范例、測量方法和評價量表。
此外,南京將在2020-2021兩年內,對照《驗收規范》投入約1億元,完成500所學校的照明提升,對中小學幼兒園學生的視力保護,邁出堅實一步。
《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教室照明設計規范》
新修訂的上海市地方標準DB31/T 539-2020《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教室照明設計規范》經上海市市場監監督管理局審批,于2020年2月28日發布,于2020年5月1日實施。
該標準由上海市教委教育技術裝備中心歸口,起草單位有上海市教委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國家燈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
與舊的標準相比較,新標準增加了LED教室照明燈具的相關要求;增加了幼兒園照明的專門版塊;明確了教室照明的測試方法;對教室照明產品的日常維護、保養、定期測試和使用壽命做了相應的規定。
該標準的頒布將引領上海市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進一步建立健康、舒適、先進的教室光環境,為學生視力不良率的有效控制提供支持。
《學校教室LED照明技術規范》
3月31日,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批準發布了《學校教室LED照明技術規范》(T/CAQP 013-2020)團體標準,并于2020年5月1日實施?!兑幏丁芬幎擞糜谥行W校普通教室LED照明產品的性能要求及其光環境的要求,旨在通過規范照明技術,保護學生視力,提升教育效率,從而提升教育質量。
據了解《學校教室LED照明技術規范》由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籃網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提出、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歸口。三安光電、佛山照明、雷士光電、歐普照明、光莆股份、朗德萬斯、三雄極光及立達信等多家企業也參與了該標準的編制。